人文学院“横班纵组立体教育”导师组制改革实施方案

时间:2016-03-11 浏览:

人文学院“横班纵组立体教育”导师组制改革实施方案


试行“横班纵组﹒立体教育”(简称导师组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文学院“十三五”期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研究转型,培养造就多规格、个性化、创新应用型、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改革的背景与针对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40年形式与内容均未改变的全国统一高考,早已变成初、中等教育功利化教与学的指挥棒,令学生为能够在中、高考中取得高分而背负起超负荷的课业负担。为适应碎片化的试卷,师生只能将知识体系做碎片化处理,机械地记忆并只会卷面表达,从而导致大学新生缺乏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

(二)高校扩招与“学苗”质量

经历20余年的不断扩招,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经从50万增加到700余万人,大扩招带来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同时也给地方高校带来“学苗”质量不断下降,原本吉大的学生现在到北大了。原本我们的学生现在上吉大了,我们现在教的是原本的中专学生。学生学习能力较低、教育模式与学生能力脱节、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比较突出,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

(三)人口政策与学生人格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独子女”,在他们成长环境和过程中,只有同龄人组成的班级,没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叔叔小姨;没有或大或小的玩伴,即使上大学后,仍然是同龄人横向编班,始终没有生活和成长的样板。如此扁平化的成长环境,不利于良好品格、人格、性格以及社交能力的发育发展,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三格”缺陷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四)高校教学模式与学生成长

现行的以专业班为单位的高校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品德培育和实践创新的需要,该模式导致教师与学生脱节、教学与实际脱节、知识与应用脱节、学业与创新脱节,这种平面化的教学模式令课堂知识传授成为教育的核心,多教少育甚至有教无育,学校难以完成“育德、育智、育才”的大学功能。同时,由于学生难以与教师互动,难以与社会互动,致使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

针对学生社会环境引致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扁平化的成长环境引致的“三格”缺陷和社交障碍等问题;平面化的有教无育的课堂教学环境引致的“育德、育智、育才”大学功能难以达成等问题,我们尝试性地推行了“横班纵组﹒立体教育”导师组制改革实验,经过一年的试行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目的:品行兼优、能力增长

针对前述的问题,“横班纵组﹒立体教育”即“导师组制”培养方案旨在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差、科研意识薄弱、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创新思维水平低下等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与各项素养。同时,导师组制的推行倒逼导师自身作出改变,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导师组制的推行改变的不仅是学生,也有导师自身。

(二)人员:导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现有专业教学班以外,“导师组制”以导师为核心,导师将自己所带研究生以及各年级本科学生(4或5名)纵向编组(大一在北湖,故从二年级开始),结合学科和导师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思想引导与品德培育、学习指导、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三)方式:多元共进、协调发展

“导师组制”培养方案,与既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和导师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形成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并结合各专业实际情况,我院导师组主要分为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和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两种小组,即创新研究型和创新应用型。创新研究型小组主要在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专业中重点展开;创新实践型小组主要为社会工作、广告学专业所用。提倡各专业结合教师特长,两种不同方向小组并举互补。

三、横班纵组制的运行机制

(一)导师聘任与导师指导组的组建

1.导师聘任

1)学院无重大教学事故的在职各专业教师均可申请聘任为导师。

2)每位导师聘任期为3年,每学年进行年度考核。

2.导师小组的组建

1)导师建组

各系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师生互选机制,以教师为核心组建一个团队式的导师小组,成员包含其所带研究生和各年级本科生。

2)各小组师生双向选择

双向选择是本科生在完成一年级课程学习后,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专长,参加导师说明会,通过与导师交流,确定自己的创新方向,选择自己的本科生导师,提出申请,最后由导师确定自己课题组的本科生名单。

3)组额分配

原则上依据教师职称进行本科生名额梯次配比,同级职称研究生导师名额+1。应用型小组为主的专业,可结合导师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组额分配。若出现师生均无法协调的超出、名额不满等情况,各系可组织学生进行抽签分配。

4)导师组一经建立,无特殊原因,组员固定,导师需从长远发展角度思考学生培养工作,学生需听从导师指导安排,协助导师工作。

(二)导师组的工作内容和考核方式

1.导师组的工作内容

1)导师负责全组学生的学业管理、品德修养、学术引领、创新实践、学年论文、学位论文、考研指导、就业指导等,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导师要帮助学生设计适合其个人成长的学业发展规划,为学生确定学习研究的主导方向,并分学期制定学习计划,布置具体的学习、研究、讨论、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3)每位导师要定期召开组会,每月至少2次。要有主题、有形式、有成果、有记录。


2.导师考核方式

导师考核采取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和学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学院依据考核指标形成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获合格以上等次的导师学院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优秀导师次年小组名额+1;不合格导师给予警告,小组名额-1,连续两年不合格者取消导师资格。


四、横班纵组制的运行效果

本方案从2016年3月实施以来,已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一)沟通增进、专业认同增强

导师组制的实施,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每月保证有两次指导组的活动。人文学院横班纵组导师人数为59人,总活动次数共计854次。导师组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而且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论文辅导之外,还包括项目讨论、调研会议、经验分享、学业就业提问与指导、职业规划、专题学术讨论、讲座汇报、线上沟通、任务布置与反馈、竞赛指导等多种方式。

导师组内活动让师生、生生交流日常化和便利化,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学生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归属感明显增强。在我们对导师制实施后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非常满意,具体情况如下:

1.师生间的沟通上,学生反馈如下:

A我的导师对于我的学习和职业规划帮助很大,每次我遇到问题,导师都会耐心解答,让我觉得心里很踏实。尤其在考研上,导师给了我很多有用的建议。

B可以与导师直接沟通,有利于解决学习以及生活的一些问题。

C加深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于最快的时间内获得信息,丰富校园生活。

D可以与导师直接沟通,有利于解决学习以及生活的一些问题生活。

E与老师近距离接触,更好地学习。

F与老师交流机会增加,学到很多专业知识和得到有效的答疑解惑,得到一些好的建议。

……

2.学生间的沟通上,学生反馈如下:

A和导师组里学姐,学弟,学妹比较团结,会相互帮助。

B学习上的一些困惑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答与帮助,同一导师组的同学关系更加融洽,积极参与学术讨论。

C可以有小组团队协作的机会,更加充实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D加强了与同组同学间的联系,与老师有更深入一步的交流,获取更多的导师意见与支持。

F提高了参与各种比赛的兴趣和能力,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

3.学业的进步上,学生反馈如下:

A在学习上获得了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任何问题老师都细心解答,许多难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迎刃而解。

B可以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课题,更有条理和逻辑性的完成论文,在专业理论支持上更有说服力。

C学习效率提高、科研思路拓宽、研究收获更多。

D能够与导师进行更频繁的交流,通过导师认真负责的指导,在学术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组之间的交流可以碰出很多火花,互相学到很多。

E提高了我的学术水平,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学习能力!

F怎样去查找论文,讲解论文,怎样从论文中提炼出精干的东西,获得了很多知识。

……

4.就业与实践能力上,学生反馈如下:

A让我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社会实践更加丰富。

B让我了解到更多的实践知识,并且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发展。

C合理制定职业规划,结合自身实际掌握学习方法。

D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进步,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更具有目标性。

E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可以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和学术建议等等,可以有效进行交流,并及时反馈。

……

此外,学生在兴趣爱好、生活志趣的养成及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上都反馈良好,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班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二)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要

我院导师组主要分为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和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两种小组,即创新研究型和创新应用型。导师组制实施一年以来,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些能力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学生就业率与升学率的改变观察得到,其中就业率增长最为明显。2015年人文学院毕业生人数182人,就业人数138人,就业率75.8%;2016年毕业生人数220人,就业人数206人,就业率93.64%,增加近18个百分点。与之相应,就业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给与了更高的认可和好评。同时,2016年28人考上研究生,9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考研情况统计


2015年

2016年

增长情况

就业率

75.8%

93.64%

17.84%

考研率

13.19%

13.4%

0.21%

表一

(三)学生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导师组制的实施能够让更多学生走进导师的研究课题、项目和实践活动之中,学生在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他们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这些能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表现最为明显,我院2016年在大创项目申报、立项与结项各个环节相比2015年所取得的成果增长明显,各环节平均增长在38个百分点以上。


大创项目统计表


2015年

2016年

增长情况

申报

37项

55项

48.6%

立项

29项

(国家级4项,省级1项)

36项

(国家级4项,省级6项)

24%

结项

19项

27项

42%

表二



另外,导师组制实施以来,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的人数增长明显,从2015年没有本科生参与导师课题到2016年有近百人参与导师课题。而且,学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其学术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有极大的增长,2016年相比2015年学生发表论文数增长了近9倍。

学生参题人数及论文数统计表


2015年

2016年

增长情况

学生参与导师课题人数

0

98

0次到近百人次

论文数

3

29

866.67%


表三

(四)学生竞争与合作能力明显提升

导师组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竞争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导师组也是竞赛组,由于有了这个竞赛组织载体,人文学院师生参与各类竞赛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创青春”和“互联网+”大赛中,2016年人文学院的参赛项目数和获奖项目数均居全校前茅,“互联网+”省赛我院获金、银、铜、优秀各1项,我校唯一的金奖出自我院。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数量,2016年相比2015年增长四倍。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2016年与2015年在国家级奖项、省级奖项在数量上基本持平,省级一等奖增长近一倍,且连续四年荣获“全国优秀院校奖。”

这些创新竞赛的优异成绩,充分说明了学生竞争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更说明了导师组制旺盛的活力。







创新竞赛统计表


2015年

2016年

增长情况

大学生“互联网+”大赛


省级银奖1项

省级铜奖1项

省级金奖1项

省级银奖1项

省级铜奖1项

省级金奖零的突破

大学生创青春(挑战杯)大赛

国家二等奖1项

省级三等奖2项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二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2项

优秀奖1项

总量增长400%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国家级奖项22项

省级奖项60项(一等奖8项)

国家级奖项21项

省级奖项62项(一等奖15项)

省级一等奖增长87.5%

表四


(五)榜样的力量已发挥强大的影响

由于6个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活动,高年级大同学自然成为低年级同学学业、思想、行为和创新的引领和样板,小同学的心智发育明显加快,成熟度明显提高,“三格”也显现出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取向。


“横班纵组”导师组制自实施以来,深受师生欢迎,也取得了一定得成效,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让“横班纵组立体教育”改革之花结出更加丰硕的育人之果。



人文学院

                              2016年3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