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痛与乐的相互激荡

时间:2024-01-04 浏览:

学习是痛与乐的相互激荡

坚持怀揣高度的责任心教书育人是作为老师的使命,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学得更多、行以至远。而学习是痛与乐的相互激荡,如何带领学生在这场激荡中品味到一点学习的快乐呢?作为一名教师,想谈谈我的经验与感悟。

第一,组建学习小组,激发团体热情。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同学间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团结应对是克服学习困难的有效举措,小组学习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产生好奇心。一根丝绞不成线,一颗树成不了森林,老师可以协调好成员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汲取团体的智慧,相辅相成。

第二,定期开展组会,推进学术交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每周组织学生召开组会,通过分享与沟通开展良好的经验交流,在一场场汇报与分享中,认真倾听每个学生汇报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难点并及时提供帮助,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勤学笃行。

第三,落实学习计划,规范学风建设。

当年唯说岳家军,纪律森严孰与邻。无规矩,无以成方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学习计划,采取定期询问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计划,在学习小组内建立求真务实的浓厚学风,坚决抵制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的行为。

第四,扎实培养过程,全心对待学生。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秉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使命,为学生把关,对学生负责,全心全意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同时也能避免过度的劳累和精神压力。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学生的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论文、思想品德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等整个培养过程。

第五,强化科研训练,收获劳动果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养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实践探索的能力,尤其在科研领域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组织全组人员积极、及时地申报国家、省、市、学校的竞赛项目和研究项目,参加研究领域相关的讨论会、学术报告会,投身于社会科学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学习如攀峰,是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苦海里挣扎的坚持,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痛与乐的相互激荡。


(审核人:于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