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引领,行动启迪——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理论社团观看感动中国事迹短片

时间:2025-10-28 浏览:

为深化理论学习、筑牢信仰根基、汲取榜样力量,10月22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求是”理论社团于北湖东区主楼101教室组织全体成员集中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短片。

活动现场,社团成员们共同观看《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短片集锦。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直抵人心,让在场的每一位都深受触动。观影结束后,社团成员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榜样为镜,学习他们坚守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砥砺自我、勇担时代使命。

学生心得体会

1.徐海博

学习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让我深受触动。他们并非遥不可及的标杆,而是扎根于各自领域的践行者——有人为科技突破倾注毕生心血,有人在危难时刻为守护群众挺身而出,有人用一生默默履行一句承诺。他们身份平凡,却因不平凡的坚守而闪耀光芒,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人生的价值何在”这一命题。

作为思想引领中心的一员,我们更应将榜样的力量化为前行的动力,把“感动”化为行动,把“初心”融入实践。要学习他们坚守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在学习中追求真知,在服务中践行初心,在平凡中书写不凡,用青春和实干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有为答卷。

2.张韫萌

此次观看学习《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短片活动,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升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将化为我前行路上的不竭动力;那些闪耀人性光辉的精神,将成为我成长途中的明亮灯塔。

作为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学子,同时也是“求是”理论社团的一员,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我将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楷模,时刻铭记选择公共服务事业的初心,恪守求真务实的准则,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愿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社会发展贡献绵薄而坚定的力量,让这份“感动”在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担当时代使命的信念与行动。

3.李卓

通过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我深刻体会到,所有非凡成就,都源于在平凡岗位上的长久坚守与不懈拼搏。栾恩杰院士的“严谨务实”、范振喜书记的“无私奉献”、郑钦文运动员的“永不言败”,为我揭示了成功背后的精神密码。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把这份感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学业中,脚踏实地,“踩实每一步”,潜心攻克每一个知识难点;在集体里,主动担当,热心服务班级事务;在面对考试失利或生活挫折时,更要秉持那份“可以输但绝不认输”的倔强与坚韧。让榜样精神不再只是远方的光,而是融入日常、催我奋进的内在力量,引领我在成长的旅程中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4.高鑫洋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短片,彻底打破了我对“伟大”的刻板印象。真正的伟大,不是站在高处的光环,而是将“小我”的力量融入到社会与国家的“大我”之中。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两种可贵品质:一是“深耕的定力”。正如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我在学习中也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啃透难题,扎实打牢专业基础;二是“奉献的自觉”。 奉献不只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体现在每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次班级事务的主动承担中。

我将把这两份领悟带入日常学习与生活,脚踏实地、认真负责,把个人的力量融入社会与国家的发展中,书写属于大学生的青春答卷。

此次观影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未来,学院将持续助力“求是”理论社团发挥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的作用,鼓励公管学子以榜样为镜、以信仰为魂,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砥砺品格,在奉献中实现价值,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初审:李守瑶

复审陈  磊

终审于  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