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向北,青春聚“吉”!|2025年大学生暑假“返家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在增长才干中,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从而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培养储备青年人才、贡献青春智慧,各地纷纷呼吁大学生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公管学子积极响应号召,用生动的社会实践,在家乡留下最珍贵的青春纪念!
大家好,我是公共管理学院220901班的尹立伟,作为一名法学生,暑假期间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投身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完成整理卷宗、撰写法律文书、旁听庭审等任务,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对自己在未来法律职业道路上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这次实习中,我参与了一系列案件的审查和办理工作,与一群经验丰富的法官、律师和法务人员一起工作、交流。我亲身参与了各类案件的处理,在工作中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和谁沟通、以什么方式沟通,都是一门学问。
经过这次实践,我对法庭程序和诉讼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
尹立伟同学进行整理卷宗工作现场
我是公共管理学院24090202班的佟菲琳,这个暑假,我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满怀热忱地投身于盘锦市“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奔赴与家乡的约定。
我的实践岗位在辽河油田分公司数智技术公司96963客服中心,主要学习参与中心的党建工作。这一段时间的实践经历,像打开了一本立体的教科书,让我在接转电话的按键声里、在整理台账的字迹间,明白了“党建如何扎根基层”的生动答案。原来,党建引领服务,是把“群众路线”拆解成了接线时的语气、派单时的优先级、回访时的耐心。
这个暑假,在油田96963客服中心的方寸天地里,我找到了比风景更珍贵的成长。那些接起电话时的“您好,党员为您服务”,那些深夜亮着的值班室灯光,那些被党徽映红的汗水,都在告诉我:红色的根,早已扎在这片油田的烟火里,扎在每个党员践行初心的日常里。
佟菲琳同学进行党建工作现场
我是公共管理学院23090402班的库莹,在这个假期,我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通河县向阳社区服务,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收获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穿上红色志愿背心,我开启了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我检查电线布置,上报问题,力求为居民消除隐患。同时,检查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网络通畅,让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每一次专注地检查,都是对社区安全的守护,更是对居民幸福生活的助力。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社区事务的琐碎与关键。从杂乱电线到通信设备,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们的一句句“谢谢”,让我真切感受到付出的意义,也坚定了继续服务的决心。
这段志愿服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更让我对社区工作有了全新认识。未来,我将继续参与志愿活动,以点滴行动汇聚成光,照亮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库莹同学进行社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现场
青春在实践中闪光!这个暑假,我院青年学子积极奔赴基层,践行所学、服务桑梓,在广阔天地间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脚步丈量大地,以行动服务家乡,知行合一,砥砺奋进,为家乡发展和基层治理贡献青春的智慧与力量!
初审:李守瑶
复审:陈 磊
终审:于 洪